什么是EDA光芯片技术 芯华章与曦智合作 突破芯片验证算力瓶颈

本内容由注册用户李强上传提供 纠错/删除
12人看过

芯片验证工程师们,你是否正在为日益复杂的芯片设计验证工作而头疼?随着芯片制程进入3nm及以下,晶体管数量突破百亿级,传统验证方法面临效率低、成本高、覆盖率不足的三重挑战。这时候,一种全新的技术路径正在悄然兴起——光计算赋能EDA验证,它很可能成为破解验证算力瓶颈的关键。

为什么需要光计算赋能芯片验证?

要理解光计算的价值,首先需要看清传统芯片验证面临的巨大压力。现代芯片设计已经复杂到令人惊叹的程度:3nm工艺下,先进GPU/NPU的晶体管数量突破1万亿,模块间交互逻辑呈指数级增长。同时,异构集成架构(如CPU+GPU+AI加速核)导致验证场景组合爆炸,仅某5G芯片的物理层验证场景就超过100万种。

更让人头疼的是验证周期和成本。芯片设计迭代中,每轮修改后需要进行全量回归测试,大型芯片的测试用例库常常超过10万个,单轮仿真即使使用1000台服务器集群仍需5-7天才能完成。验证阶段的算力消耗占芯片开发总成本的40%-50%,这是一个极其昂贵的流程。

光计算技术的引入,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光子芯片具有高速并行、低功耗的天然优势,其计算速度及传输速率是电子芯片的一千倍,而功耗仅为电子芯片的九万分之一。这种性能优势对于处理海量验证数据再合适不过。

光计算如何具体赋能EDA验证?

芯华章研究院与曦智科技的合作,为我们展示了光计算赋能EDA验证的具体路径。他们的合作主要围绕两个方向展开:

  • 利用光芯片加速EDA工具本身:这是*直接的应用。通过曦智科技的光子计算和光互联技术(如光子矩阵计算oMAC、片上光网络oNOC和片间光网络oNET),可以大幅提升芯华章系统级验证工具的运算效率。简单来说,就是让验证工具运行得更快、更省电。

  • 优化光芯片自身的设计验证流程:光芯片本身也需要设计和验证。芯华章的EDA工具(如智V验证平台和FPGA原型验证系统HuaPro)被导入到光芯片设计流程中,用于提高光芯片的设计和验证效率。这意味着他们不仅在用光计算加速EDA,也在用先进的EDA工具来更好地设计光计算芯片,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种合作的目标是形成垂直解决方案,满足数据通信、AI及光学计算等应用领域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与运算需求。

关键技术实现路径

实现光计算赋能EDA验证,需要多项核心技术的支撑:

  1. 1.光电混合计算架构:这是基础。传统电子芯片的性能提速和传输数据的方式已逐渐遇到瓶颈,而光子芯片凭借高通量、低延时、低功耗等特点,可以有效提升电子集成器件的速度和带宽。光电混合计算成为了突破现有IC设计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

  2. 2.专用光计算芯片:曦智科技以其光子矩阵计算(oMAC)、片上光网络(oNOC)和片间光网络(oNET) 三大核心技术为基础,打造光子计算和光子网络产品线。这些专用的光计算芯片为加速特定计算密集型任务(如EDA中的仿真和验证算法)提供了硬件基础。

  3. 3.系统级集成与验证:芯华章提供了全面覆盖数字芯片验证需求的七大产品系列,包括硬件仿真系统、FPGA原型验证系统、智能场景验证、形式验证、逻辑仿真、系统调试以及验证云。将这些工具与光计算加速能力相结合,需要深度的系统级集成和验证。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尽管前景广阔,但光计算赋能EDA验证也面临一些挑战:

  • 技术成熟度与生态构建:光计算技术在EDA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构建完整的工具链和生态系统。芯华章与曦智科技的合作正是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来应对这一挑战,共同布局面向未来的“EDA+光芯片”战略性技术研发。

  • 设计与验证的复杂性:光芯片的设计本身也有其复杂性。将芯华章的EDA工具(如HuaPro FPGA原型验证系统)应用于光芯片设计流程,有助于提升光芯片的设计和验证效率,从而加速整个技术的发展。

  • 与传统流程的融合:如何将光计算加速能力无缝集成到现有的芯片验证流程中,是一个实际问题。解决方案是开发垂直解决方案,将光计算加速能力作为插件嵌入现有流程(如UVM框架),实现非侵入式集成。

未来应用前景与影响

光计算赋能EDA验证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芯片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 显著缩短芯片开发周期:通过大幅提升验证效率,有望将漫长的验证周期从数周或数月缩短到更短的时间,从而加速芯片产品的上市时间

  • 降低芯片开发成本:减少对庞大服务器集群的依赖,降低算力能耗,可以直接降低芯片开发的总体成本。这对于创业公司和研究机构尤其有价值。

  • 赋能更复杂的芯片设计:当验证不再是*主要的瓶颈时,设计师可以探索更复杂、更创新的架构,推动芯片技术向前发展。

  • 推动光子芯片产业发展:对EDA工具的需求也会反过来推动光子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的进步,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全球光子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61亿美元,这表明光计算技术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增长领域。

**视角:协同创新与“吃狗粮”

芯华章与曦智科技的合作模式,体现了一种深刻的 “协同创新”“吃狗粮”(使用自家产品)的理念。

一方面,这是EDA巨头与光计算**企业的深度协同。芯华章将其在传统电子设计验证领域积累的深厚知识(包括其智V验证平台和HuaPro原型验证系统)应用于新兴的光芯片领域,帮助曦智科技提升光芯片的设计和验证效率。同时,曦智科技又将其光计算技术赋能给芯华章,助力其开发下一代智能化的EDA工具,提升其验证工具的运算效率。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合作,加速了技术创新和产业落地。

另一方面,芯华章将其自家的EDA工具用于光芯片设计本身,这本身就是一种“吃狗粮”的行为。这种做法不仅能更好地验证自身工具的性能和有效性,还能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打磨和优化工具,形成一个从实践反馈到技术改进的闭环。这种模式对于推动前沿技术的成熟至关重要。

这种合作范式告诉我们,在面对芯片验证这样的复杂挑战时,单一技术的突破固然重要,但不同领域**企业之间的开放合作、协同攻坚,甚至相互“赋能”与“反哺”,可能才是更快突破瓶颈、实现产业级创新的有效途径。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