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公司超过90%的净利润都来自其控股子公司时,任何关于这个子公司的股权变动都会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决策。紫光股份近期完成对新华三30%股权的收购,持股比例增至81%,但同时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剩余19%股权的优先购买权。这一进一退的背后,反映了紫光股份在资金压力、监管环境与**化发展之间的复杂权衡。那么,新华三究竟在紫光股份的业绩中占据怎样的地位?此次股权变动又将对紫光股份的未来盈利能力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新华三作为紫光股份体系内的核心利润引擎,其财务贡献可以用"举足轻重"来形容。根据财务数据,2020年至2023年间,紫光股份的营业收入从597.05亿元增长至773.08亿元,净利润则在32.43亿元至37.92亿元之间波动。
相比之下,同期新华三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7.99亿元、443.51亿元、498.0亿元和519.39亿元,净利润分别达到27.7亿元、34.34亿元、37.31亿元和34.1亿元。这意味着新华三的收入占紫光股份总收入的比重接近70%,而净利润占比更是高达90%左右。
这种依赖程度在2024年上半年依然持续。新华三的营收贡献达到70%,净利润贡献超过90%。如此高的业绩占比,解释了为什么紫光股份一直寻求增加在新华三的股权比例——每增加一点持股,就意味着更多的利润并入上市公司报表。
紫光股份对新华三的股权收购经历了一系列复杂调整,反映出公司在战略目标与实际约束之间的平衡艺术。
*初的计划可以追溯到2023年1月,当时紫光股份宣布将通过全资子公司紫光**收购新华三4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实现100%全资控股。按当时计划,交易总价约为35亿美元(约247亿元人民币),公司还计划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120亿元来支付部分收购款。
然而,到了2024年5月,方案出现了重大调整。收购比例从49%降至30%,交易作价调整为21.43亿美元(约151.12亿元人民币),并且改为完全通过现金支付(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放弃了之前的定增计划。
这一调整背后的资金压力是重要考量因素。截至2024年6月30日,紫光股份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为133.31亿元。即使只收购30%股权,也需要150多亿元资金,这已经让公司资金压力陡增。公司已表示将向银行申请不超过100亿元贷款来完成此次股份收购。
如果按原计划收购49%股权,需要近250亿元资金,这将使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大幅攀升。截至2024年上半年,紫光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53.74%,增加100亿元贷款将进一步推高这一比率。
紫光**在完成30%股权收购后,选择放弃剩余19%股权的优先购买权,这一决定背后有着多重战略考量。
根据公告内容,放弃优先购买权后,HPE开曼有权随时将剩余新华三19%股权出售给满足特定条件的第三方。这意味着紫光**无法确定性地获得剩余新华三19%股权,也不存在于新华三30%股权收购交易交割后的15个月内购买剩余19%股权的义务。
业内分析认为,这一决定可能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资金压力较大,全面收购需要巨额资金;二是监管审批及相关要求的影响;三是考虑到如果新华三变成全资子公司,可能会进入美国制裁名单,而让惠普持有一定股权,反而有利于公司**化发展。
这种安排实际上为紫光股份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一方面,公司通过增加30%股权提升了控股比例和利润分享;另一方面,保留HPE作为少数股东,可能有助于新华三在**市场上继续获得技术支持和市场准入。
期权安排也提供了未来调整的空间。紫光**授予HPE开曼一项出售期权,HPE开曼可在交割完成后的第16个月首日至第36个月截止期间内选择行使该出售期权,要求紫光**购买剩余19%股权。同时,HPE开曼也授予紫光**一项购买期权,在相同时间内紫光**也可选择行使购买期权。基于行使期权触发的19%股权交易价格对应为135,712.88万美元。
此次股权变动将对紫光股份的未来盈利能力产生多方面影响,总体来看利大于弊。
短期来看,收购30%股权立即提升了紫光股份的盈利能力。2024年上半年,新华三30%股权对应利润为5.46亿元,为上市公司同期归母净利润的54.60%。交易完成将直接增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提升每股收益。
中长期来看,持股比例增至81%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决策效率并增强公司经营的灵活性。这使得紫光股份能够将更多资源和资金投入研发,拓展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深化第二增长曲线。
然而,也需要关注新华三自身的增长态势。近年来新华三业绩增长开始放缓,2021年至2023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0.5%、12.3%、4.3%,增速持续下降。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5%。新华三总裁兼CEO于英涛去年年底甚至发内部信,要求公司中高层干部主动降薪10%-20%,执行期为一年,反映出公司面临的增长压力。
不过,积极迹象也在显现。通过持续降本增效,2024年**季度新华三的收入增速回归两位数达14%,净利润同比增长8%。公司正加快打造海外市场为收入增长的第二曲线,并提出了未来实现1000亿元营收的目标。
新华三在ICT设备市场的竞争地位对整个紫光股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市场数据,新华三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企业网交换机、园区交换机、企业网路由器等市场位居**梯队。
具体来看,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企业网交换机、园区交换机市场、企业级WLAN等领域,新华三分别以34.8%、36.5%、41.6%、30.3%的市场份额排名**;在中国数据中心交换机、企业网路由器、X86服务器、UTM防火墙等领域,则分别以29.0%、30.7%、15.6%、22.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
这种市场地位为紫光股份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基础。但同时也需要看到,随着AI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整个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新华三推出了全栈智算解决方案,包括百业灵犀大模型、800G GPO硅光数据中心交换机和业界**CXL-O光互联解决方案等,试图在新技术浪潮中保持竞争优势。
**化拓展是另一个增长点。2024半年报显示,紫光股份已在全球设立17个代表处,业务覆盖100多个**和地区。公司通过深化全球化发展战略,巩固了在东南亚、中东、日本等地区的市场地位,并开拓了德国、西班牙等欧美发达**市场。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此次股权交易虽然放弃了全资收购的计划,但81%的持股比例已经能够使紫光股份充分享受新华三成长的大部分红利,同时避免了过度的财务压力和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平衡的选择。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