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从业者是否在为AI落地成本高、功耗大而苦恼?云端大模型虽然能力强大,但面临延迟高、隐私泄露风险大等问题;边缘设备又难以承载复杂AI运算。爱芯元智推出的爱芯通元AI处理器,通过混合精度NPU和AI-ISP技术,在边缘侧实现了高性能、低功耗的AI计算,为普惠智能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普惠AI的核心是要让AI技术变得经济、**、环保,但传统方案往往难以同时满足这些要求。
云端方案虽然计算能力强,但存在延迟高、网络依赖强、数据隐私风险大等问题。边缘设备虽然响应快、隐私保护好,但受限于算力和功耗,难以运行复杂AI模型。
爱芯元智创始人仇肖莘指出,大模型真正大规模落地需要云边端三级紧密结合,而边缘侧和端侧结合的关键在于AI计算与感知。这正是爱芯通元AI处理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爱芯通元AI处理器的优势来自于两项自研核心技术:爱芯智眸AI-ISP和爱芯通元混合精度NPU。
爱芯智眸AI-ISP将传统图像信号处理与AI技术结合,大幅提升了图像质量。这意味着在低光照、高动态范围等挑战性环境下,仍然能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数据,为后续AI处理提供了良好基础。
爱芯通元混合精度NPU采用了创新的可编程数据流微架构,支持不同精度的计算混合执行。这种设计既保证了计算精度,又大幅降低了功耗和计算延迟,实现了效能与效率的**平衡。
这两项技术结合,使得爱芯通元AI处理器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能效比较GPGPU芯片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爱芯通元AI处理器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规模化量产,特别是在智慧城市和辅助驾驶两个领域表现突出。
智慧城市应用中,该处理器能够支持大规模视频监控数据的实时分析。基于其AI-ISP技术,即使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准确识别人脸、车辆等信息,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驾驶领域,处理器能够实时处理多路传感器数据,支持BEV+Transformer大模型架构。迈驰智行科技有限公司CTO张弛表示,大模型加速了自动驾驶从高速公路向更加复杂的城区场景的过渡。
AIoT设备是第三个重要应用领域。凭借低功耗特性,爱芯通元AI处理器能够为各种物联网设备提供AI能力,实现本地化的智能决策,减少对云端的依赖。
为了更清楚了解爱芯通元AI处理器的价值,我们将其与传统AI计算方案进行对比:
特性 | 传统GPU方案 | 爱芯通元AI处理器 |
---|---|---|
能效比 | 1x | 10x以上提升 |
延迟 | 较高 | 极低 |
隐私保护 | 依赖云端 | 本地处理 |
成本 | 高 | 经济 |
适用场景 | 云端训练 | 边缘推理 |
开发难度 | 较高 | 成熟软件工具链 |
从对比可以看出,爱芯通元AI处理器在能效、延迟、隐私和成本方面都有显著优势,特别适合边缘计算场景。
基于爱芯通元AI处理器开发AI应用,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环境搭建阶段,需要获取爱芯元智提供的SDK和开发工具链。其成熟的软件工具链可以让开发者快速上手。
模型优化是关键步骤。利用处理器的混合精度特性,对AI模型进行量化和小型化处理,在保持精度的同时减少计算量。
应用开发阶段,可以充分利用处理器的多核架构,并行处理多个AI任务。例如同时运行目标检测、图像增强和数据分析等任务。
部署优化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调整功耗和性能的平衡。对于电池供电设备,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延长续航。
在我看来,爱芯通元AI处理器代表的边缘AI方向,正是未来AI发展的重要趋势。
隐私与效率的平衡将成为边缘AI的核心价值。随着数据隐私法规的加强,越来越多的AI处理必须在本地完成。爱芯通元AI处理器提供的强大本地计算能力,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混合架构将是未来主流。云端训练+边缘推理的模式将成为AI应用的标准架构。爱芯元智提出的"AIoT+ADAS"一体两翼战略,正是对这种趋势的准确把握。
开源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壁智能副总裁贾超认为,企业开发端侧大模型需要从算法侧和芯片侧来做双向奔赴。RISC-V作为开源、开放指令架构,可以**时间适应AI算法和算子的快速变化。
**数据视角:根据爱芯元智透露的信息,其AI处理器在智慧城市和辅助驾驶两个领域已经实现规模化量产,能效比较GPGPU芯片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这意味着在相同功耗下,处理性能提升10倍以上,或者在相同性能下,功耗仅为传统方案的十分之一。这种能效提升对于需要长时间运行的边缘设备尤为重要。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