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和A18 Pro性能差多少?实测数据与选择指南

本内容由注册用户李强上传提供 纠错/删除
2人看过

当你手握iPhone 16和16 Pro,是否好奇它们芯片的真实性能差距到底有多大?苹果**在基础款和Pro款采用不同规格的芯片:A18A18 Pro。通过实测数据发现,这两款芯片远非简单的“屏蔽核心”关系,而是苹果为不同产品线专门设计的两种芯片,其性能差异体现在CPU多核、GPU图形及AI计算等多个方面。

一、核心参数与硬件设计差异

制造工艺与封装

A18和A18 Pro均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N3E),并使用了台积电的InFO-PoP(集成扇出封装)技术。该技术将DRAM直接堆叠在SoC上,利用高密度RDL(重分布层)和TIV(通过InFO的通孔)来缩小芯片尺寸,同时提升散热和电气性能。

裸片尺寸与结构

  • A18的裸片(Die)尺寸为 90mm^2

  • A18 Pro的裸片尺寸则为 105mm^2,比A18大了约16.7%。

    这种尺寸差异主要源于A18 Pro配备了更大的系统缓存额外的GPU核心。从Chipwise公布的裸片照片来看,A18 Pro在多个功能区域面积都更大,表明其并非由A18简单屏蔽而来,而是采用了不同的设计。

二、CPU性能实测对比

A18和A18 Pro都采用了6核CPU架构(2个性能核心 + 4个能效核心)。

Geekbench多核性能测试

在反映处理器整体性能的Geekbench多核测试中,A18 Pro的得分比A18高出约27.4%。这表明A18 Pro的CPU虽然核心数量相同,但凭借更大的缓存和可能更高的频率,在多线程任务中优势明显。

能效表现

苹果官方将A18与A16仿生芯片进行对比,称A18的CPU性能提升30%的同时,功耗降低了35%。A18 Pro则比A17 Pro快15%,功耗降低20%。在实际使用中,这意味着A18 Pro在提供更强性能的同时,能效控制也更为出色。

三、GPU图形处理能力对决

GPU是两款芯片差异*显著的地方。

  • A18 配备了 5核GPU,并**在标准版iPhone上支持硬件加速光线追踪

  • A18 Pro 则配备了 6核GPU,同样支持硬件加速光线追踪,并且光线追踪速度是A17 Pro的两倍。

图形性能实测

相比A16仿生,A18的图形性能提升40%,功耗降低35%。而A18 Pro的GPU性能相比A17 Pro提升了20%。在运行大型游戏或进行图形密集型任务(如3D渲染、AR应用)时,A18 Pro的额外GPU核心和增强的架构能提供更流畅的体验和更高的帧率。

四、AI与机器学习性能

两款芯片在AI性能的硬件基础上看似一致,均搭载16核神经引擎(Neural Engine),AI算力高达每秒35万亿次操作(35 TOPS)。

实际AI性能表现

苹果表示,A18 Pro的AI性能(例如在机器学习任务上)是A16仿生的两倍。虽然A18的神经引擎核心数相同,但由于A18 Pro可能拥有“更大的缓存”和“下一代机器学习加速器”,其在处理复杂AI任务(如实时视频分析、大型生成式模型运行)时可能更具优势。

五、散热设计对性能的影响

iPhone 16系列采用了新的散热设计,但Pro版更进一步。

  • iPhone 16/16 Plus:通过优化主板布局和使用再生铝结构,提高了30%的持续游戏性能。

  • iPhone 16 Pro/Pro Max:通过使用100%回收铝制造的机器化底盘,以及与钛金属框架结合的石墨包覆铝结构,*大化了散热能力,使得持续游戏性能比A17 Pro提高了20%。

更好的散热设计意味着A18 Pro能够在高负载下(如长时间游戏、4K视频剪辑)维持更长时间的峰值性能,减少因过热而降频的情况。

六、如何根据需求选择?

了解了性能差异后,你的选择应该基于实际使用场景:

选择 A18 (iPhone 16/16 Plus) 如果:

  • 日常使用为主:社交、浏览网页、看视频、轻度游戏。

  • 注重能效和续航:A18的能效表现优异,能满足一天的中度使用。

  • 预算有限:希望以更低价格体验iPhone 16系列的核心功能和新特性(如硬件级光线追踪)。

选择 A18 Pro (iPhone 16 Pro/Pro Max) 如果:

  • 是重度用户或创作者:经常玩大型3D游戏、进行4K视频编辑、使用复杂的AR应用。

  • 追求**性能:希望获得*快的处理速度、*流畅的图形表现和*出色的AI体验。

  • 需要专业功能:依赖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屏幕、Always-on显示等功能。

个人观点

苹果为A18和A18 Pro采用截然不同的芯片设计,这标志着其产品策略的转变。它不再仅仅通过“屏蔽核心”来区分产品,而是愿意为不同定位的产品投入独立的芯片设计和制造成本,旨在为不同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体验。A18 Pro更大的裸片面积和不同的结构也表明,“Pro”的称号如今真正深入到了芯片层面

对于多数用户,A18的性能已严重过剩,能流畅应对未来几年的应用。除非你是重度游戏玩家或专业内容创作者,否则为A18 Pro多花的钱可能很难在日常使用中感知到显著差异。理性消费,按需选择才是关键。

**数据视角

根据拆解分析,A18 Pro的裸片尺寸(105mm^2)比A17 Pro(103.8mm^2)还要略大,但在台积电N3E制程下,其晶体管数量可能并未显著增加甚至可能略有减少。这揭示了先进制程演进中性能、密度和成本之间的复杂权衡。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