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车主们可能都期待着一个功能:全自动驾驶(FSD)。这个在北美已经推送的功能,在中国市场却迟迟未能落地。马斯克近期闪电访问北京,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FSD入华。那么,FSD要进入中国市场需要经历哪些步骤?普通消费者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用上?这背后是一场涉及技术、合规与市场策略的复杂博弈。
FSD(Full Self-Driving)是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驾驶辅助功能,而是一个能够实现点对点自动驾驶的完整解决方案。与基础版Autopilot主要提供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不同,FSD可以实现自动变道、识别交通信号灯、自动泊车甚至响应城市街道上的复杂路况。
对特斯拉而言,FSD在中国市场的落地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意味着一次性的软件销售收入(目前FSD选装价格约为6.4万元),更意味着可持续的订阅费收入(每月约100美元)。有分析机构预测,到2030年,特斯拉的软件相关收入每年将达到数百亿美元,主要将来自FSD。
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全球*大的智能汽车市场,**发改委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80%,数量达2800万辆。在这个巨大市场中取得先机,对特斯拉的全球战略具有决定性意义。
FSD要进入中国,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数据安全合规问题。FSD系统需要通过车载摄像头等设备采集各种数据进行训练,这涉及到数据安全和隐私权保护问题。
中国在这方面有严格规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和处理个人信息达到规定数量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将在中国境内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存储在境内。此外,《信息安全技术网联汽车采集数据的安全要求》规定网联汽车通过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从车外环境采集的道路、建筑、地形等数据不得出境。
为此,特斯拉已经做出了重要调整: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并将陆续增加更多本地数据中心。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车辆所产生的数据,都将存储在境内。这一举措为FSD入华扫清了*大的障碍。
2024年4月2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通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全部车型符合汽车数据处理方面的在华相关合规要求,成为**一家符合合规要求的外资车企。这标志着特斯拉在数据安全方面达到了中国的要求,为FSD进入中国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
即使解决了数据安全问题,FSD要在中国实际运行还需要解决地图服务和本土化适配的挑战。
有消息称特斯拉可能与百度合作,使用其地图服务。这是因为中国法规要求智能驾驶系统必须使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地图服务提供商。百度是中国少数几家拥有高级别地图资质的公司之一,其提供的车道级导航地图符合**要求。
在技术适配方面,FSD需要针对中国的道路环境和交通习惯进行优化。中国的道路标志、交通信号、行人行为等与北美存在差异,FSD系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训练。这需要大量本地化数据和技术工作。
特斯拉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在上海组建本地数据标注团队和算法工程师团队,针对中国特有的交通场景进行优化。这种本土化适配是FSD能否在中国成功落地的关键技术因素。
即使解决了所有技术和合规问题,FSD*终上市还需要经过政府部门审批。这可能是*不可预测的一环。
根据中国法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多个部门的审批。审批过程通常包括技术评估、道路测试、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
有迹象表明审批进程可能已经启动。特斯拉用户APP显示,特斯拉中国官方的FSD服务的购买页面描述已经由“稍后推出”改为“即将推出”。这种表述变化通常意味着产品已经进入上市前的*后阶段。
马斯克此次访华与中方官员会面,很可能就是为了加速这一审批进程。值得注意的是,在马斯克访华期间,特斯拉股价一天内飙升15%,市值增加超过821亿美元,反映了市场对FSD入华的乐观预期。
一旦FSD在中国市场推出,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市场机遇方面,中国拥有全球*大的智能汽车消费群体,对新技术接受度高。随着城市交通拥堵加剧,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FSD的推出将进一步巩固特斯拉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地位,并可能带动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包括:本土竞争(中国品牌如小鹏、华为等在智能驾驶领域已有深厚积累)、价格策略(FSD的高定价可能需要调整以适应中国市场)、用户教育(需要让消费者理解和信任自动驾驶功能)。
此外,FSD还需要应对监管环境的变化和公众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关注。特斯拉在美国已经因为Autopilot系统面临多起调查和诉讼,在中国市场需要更加谨慎。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FSD入华不仅仅是特斯拉的一个产品发布,更是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会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标准制定,同时也将推动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体验;对于行业来说,这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快的技术创新。
**见解:根据业内分析,FSD在中国可能采取分阶段推出的策略,可能先在一些特定区域或城市进行试点,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同时,特斯拉可能会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定价策略,如降低一次性购买费用,强调订阅制服务,或者与车辆销售捆绑提供优惠。FSD的成功入华还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包括传感器、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等领域都将迎来新的机遇。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