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工程师和软件开发者是否在为如何实现AUTOSAR标准在不同芯片平台上的**集成与适配而烦恼?AUTOSAR虽提供了标准框架,但实际落地中常面临与特定芯片的兼容性问题、开发工具链不统一以及功能安全认证复杂等多重挑战。东软睿驰与瑞萨电子通过NeuSAR平台与车规级芯片的深度协同,为行业提供了全栈软件支持、标准化开发流程和预认证解决方案,显著降低了AUTOSAR集成的复杂度与开发成本。
AUTOSAR(汽车开放系统架构)作为汽车电子软件的主流标准,旨在提高软件的可复用性、可互换性和可扩展性。然而,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师们发现将AUTOSAR标准与具体芯片平台集成并非易事。首先,芯片底层驱动与AUTOSAR接口的适配需要大量定制化工作,不同芯片厂商的硬件抽象层存在差异,导致软件移植性差。
其次,功能安全要求增加了集成复杂度。汽车电子系统通常需要满足ASIL-B到ASIL-D不同等级的功能安全要求,这意味着从芯片到软件的全栈都需要进行安全认证,过程繁琐且成本高昂。更重要的是,开发工具链的碎片化使得团队协作效率低下,不同厂商提供的开发环境和调试工具往往不兼容,增加了系统集成和测试的难度。
东软睿驰的NeuSAR平台与瑞萨电子车规级芯片的深度合作,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提供更加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东软睿驰的NeuSAR平台采用了独特的"AP+CP+中间件"全栈架构,实现了AUTOSAR标准的全面覆盖。该平台目前已升级至AUTOSAR R21-11版本,既支持传统的ECU开发,又为基于域控制器和新E/E架构的软件开发提供丰富的基础软件、跨域中间件和开发工具。
基础软件层(cCore/aCore) 提供符合AUTOSAR标准的底层服务,包括操作系统内核、通信协议栈、诊断服务和内存管理。这些组件都经过严格的功能安全认证,支持ASIL-D等级的要求,为上层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运行环境。
跨域中间件是NeuSAR的突出特色,它包括VMB消息总线和Python开发框架。VMB消息总线面向整车不同架构的控制器、物理总线、通信协议、操作系统,统一了通信接口及开发方法论。Python开发框架则提供对基础组件和服务的访问能力,支持WebService调用方式,与云端更好地兼容,使AI等创新应用能更自由、简单地实现。
工具链集成大大提升了开发效率。NeuSAR提供跨域系统功能的统一基础软件配置界面,覆盖设计、开发、调试、部署、测试、集成等完整开发过程,实现"一站式"开发体验。
| 特性维度 | 传统AUTOSAR解决方案 | NeuSAR平台优势 | 对开发效率的影响 |
|---|---|---|---|
| 架构支持 | 主要支持经典平台(CP) | 同时支持AP+CP+中间件 | 减少平台切换成本 |
| 工具链整合 | 多工具独立,集成度低 | 统一配置界面,一站式开发 | 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协作效率 |
| 安全认证 | 需要额外进行安全认证 | 预认证,支持ASIL-D | 缩短认证时间,降低认证成本 |
| 芯片适配 | 适配工作量大,周期长 | 预适配主流芯片,快速集成 | 加速产品上市时间 |
| 云协同能力 | 有限云支持 | 原生云协同,支持OTA升级 | 实现持续功能迭代 |
瑞萨电子作为全球**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其车规级处理器芯片具有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瑞萨的汽车解决方案提供高性能和极低功耗,以及*新和先进的汽车应用所需的丰富的功能安全和嵌入式安全特性。
高性能计算能力是瑞萨芯片的核心优势。其车规级处理器能够满足现代汽车电子系统对算力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支持智能驾驶、车载信息娱乐等计算密集型应用。功能安全特性内置于芯片设计中,包括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安全启动、硬件加密等,为构建高安全等级的汽车电子系统提供了硬件基础。
丰富的接口和外设支持多种汽车网络协议,如CAN、LIN、Ethernet AVB等,便于与车辆其他系统的集成和通信。这些技术特点使瑞萨芯片成为实现AUTOSAR标准的理想硬件平台。
基于东软睿驰与瑞萨电子的合作经验,**的AUTOSAR集成可以遵循以下四个关键步骤:
**步:芯片平台选择与评估。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瑞萨车规级处理器,考虑算力要求、功能安全等级、外设接口等因素。同时评估NeuSAR平台对该芯片的支持程度,优先选择已预适配的芯片型号。
第二步:基础软件配置与生成。使用NeuSAR提供的配置工具,根据具体的硬件设计和功能需求生成基础软件代码。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完成,大大减少了手动编码的工作量。
第三步:应用层开发与集成。在生成的基础软件之上,开发具体的应用功能模块。利用NeuSAR提供的中间件和服务框架,实现应用模块与底层软件的解耦,提高代码的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第四步:系统测试与验证。利用NeuSAR提供的测试工具和框架,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特别要重视功能安全相关的测试,确保系统满足所需的ASIL等级要求。
东软睿驰与瑞萨电子的合作产生了显著的协同效应,为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多重价值。软硬件深度优化带来了性能提升,通过芯片与软件的协同设计,充分发挥硬件性能的同时优化软件效率。
开发周期大幅缩短,预适配的解决方案减少了芯片与软件集成的时间,加速了产品上市进程。成本优化明显,统一的解决方案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促进了行业生态建设。基于开放标准的合作模式吸引了更多开发者参与汽车软件创新,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优势不仅惠及东软睿驰和瑞萨电子,也为整个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我看来,东软睿驰与瑞萨电子的合作模式代表了汽车电子软硬件协同发展的未来方向,其意义远超技术本身。
开放协同的创新模式将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封闭式开发模式已无法满足汽车电子快速迭代的需求,只有通过芯片厂商、软件平台商、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的深度合作,才能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云原生和AI驱动将成为下一个焦点。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AUTOSAR集成需要更好地支持云协同和AI应用,实现车云一体的软件架构。
标准化与定制化的平衡需要重新定义。在遵循AUTOSAR标准的同时,如何满足不同车企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软件平台商的核心竞争力。
安全与敏捷的兼顾是长期挑战。在确保功能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软件的快速迭代和持续交付,需要全新的开发方法和工具链支持。
**数据视角:根据行业数据,采用预集成AUTOSAR解决方案的项目相比传统开发模式,可以将软件开发周期缩短40%以上,测试成本降低35%,功能安全认证时间减少50%。东软睿驰NeuSAR平台已适配众多**、国内主流芯片,基于NeuSAR的智能化创新产品应用在新一代架构下的智能辅助驾驶、整车场景化智能、底盘动力、车身控制等系统,并在众多车型中实现广泛的量产应用。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标准化AUTOSAR集成解决方案的实际价值。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