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利奖揭晓:新声半导体滤波器专利如何助力5G突破?技术详解与应用前景

本内容由注册用户李强上传提供 纠错/删除
2人看过

还记得几年前国内手机厂商为了一颗小小的滤波器芯片,不得不依赖海外供应链的尴尬吗?这种被动局面正在被打破。*近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选结果中,国产半导体企业表现亮眼,尤其是以新声半导体为代表的滤波器技术获得银奖,标志着国产射频前端技术迈入新阶段。

新声滤波器的技术核心是什么?

新声半导体凭借 “体声波谐振器”专利(ZL202210796817.9)脱颖而出。这项技术的突破在于:

  • 电极与压电薄膜结构创新:通过实现平坦的电极和压电薄膜,显著提升谐振器的品质因数,解决传统设计瓶颈。

  • D-BAW双面加工工艺:采用双面光刻和键合技术,**抑制声波散射,降低成本的同时兼容多种衬底材料。

    这种设计不仅让滤波器更小巧,还大幅提升5G高频信号的过滤效率,让手机和物联网设备的通信更稳定。

为什么这项专利能打破海外垄断?

过去,高频滤波器市场被博通、太阳诱电等**巨头垄断,国内厂商面临专利壁垒和材料限制的双重压力。新声的突破在于:

  1. 1.绕开传统专利壁垒:通过材料创新(如金刚石基压电薄膜)和结构设计,避免与**巨头直接冲突。

  2. 2.成本控制优势:传统金刚石滤波器芯片成本高达千元,新声通过硅基金刚石薄膜工艺将成本降至0.6元/颗,实现量产可能。

  3. 3.全自主供应链:从设计软件到制造流程完全国产化,避免“卡脖子”风险。

实际应用与市场表现如何?

技术的价值*终体现在市场中。新声半导体的滤波器已实现:

  • 年出货超3亿颗:产品覆盖手机、平板、物联网设备,甚至进入高端旗舰机供应链。

  • 性能对标**产品:采用SiRoof封装方案,耐用性和稳定性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支持5G-A三载波聚合等高频需求。

  • 产业链协同模式:与华润微电子旗下润芯感知合作,形成“设计-制造”闭环,加速技术商业化。

国产滤波器的未来在哪里?

虽然短期仍面临**竞争,但新声等企业的突破意味着:

  • 技术可扩展性:D-BAW结构支持6GHz以下全频段覆盖,为未来6G预留空间。

  • 产业协同效应:河南科之诚等企业也在金刚石基滤波器领域取得进展,国内多条技术路线并进。

  • 全球化竞争底气:中国专利奖的认可表明,从“追赶”到“引领”并非空话,而是通过实打实的知识产权积累实现。

国产滤波器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在硬科技领域,唯有创新能打破内卷。新声半导体的意义不仅是技术本身,更在于探索出一条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路径——用专利构筑壁垒,用成本打开市场,用性能赢得信任。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