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家中国科技巨头在海外法庭兵戎相见,许多人的**反应是:为什么选择在英国起诉?联想于2024年10月21日向英国高等法院对中兴通讯提起专利诉讼,这场"兄弟阋墙"的背后,远不是简单的侵权指控,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专利博弈和全球许可费率的争夺战。
联想选择英国而非中国作为诉讼地,背后有着深层的战略考量。英国法院近年来在标准必要专利(SEP)费率裁决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显示出愿意确定全球许可费率的倾向。这对联想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寻求的不仅是针对英国市场的许可,而是希望建立一个对其有利的全球许可费率标准。
更重要的是,联想在英国有"成功先例"。2023年,在英国伦敦高等法院审理的InterDigital诉联想案中,法院裁定联想应该支付1.387亿美元,这远低于InterDigital*初提出的3.37亿美元要价,费率更接近联想的报价。这一胜利让联想看到了英国法院在平衡专利权人和实施人利益方面的倾向性。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抢先诉讼策略。有知情人士透露,联想之所以急于在英国起诉,是因为了解到中兴通讯可能很快在德国起诉联想。德国法院以颁发禁令速度快著称,这对联想来说风险更大。通过在英国抢先起诉,联想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诉讼的主导权和节奏。
从中兴通讯和联想的专利储备来看,双方存在显著差距。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4年9月发布的报告,中兴通讯的5G标准必要专利排名全球第五,份额达到6.97%。而联想在4G和5G有效标准专利族数合计约2500项左右,远低于中兴通讯的约8700项。
这种差距源于双方的研发投入差异。2024年前三季度,中兴通讯研发费用达1xx.4亿元,占营收的20.7%;而联想研发费用仅占营收的3%。中兴通讯拥有约9.15万件全球专利申请、累计全球授权专利约4.6万件,其专利技术价值被评估超过450亿元人民币。
正是这种专利实力上的不对称,使得联想在谈判中处于相对被动地位,需要通过诉讼来改变博弈态势。
虽然表面上是专利侵权诉讼,但联想的真实目的是获得一个对其有利的全球许可费率裁决。联想在官方回应中明确表示,他们正在寻求英国法院的裁判,以确定基于"公平、合理、非歧视原则"(FRAND原则)进行交叉许可的费率和条款。
这种诉求反映了通信行业专利许可的复杂性。随着4G协议陆续到期和5G手机市场占有率提升,专利许可费率的争议日益突出。联想作为全球第八大手机厂商,市场份额约为5%,在北美市场更是位列前三,需要为大量移动设备支付专利许可费用。
中兴通讯则表示,他们与联想已就专利许可问题展开了长达数年的协商,始终秉持着*大善意追求合理回报。但显然,双方在"合理"价格上存在分歧,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联想起诉中兴通讯的案件超越了双方纠纷本身,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知识产权挑战。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向**市场,如何应对专利许可问题成为关键竞争力。
这起诉讼也揭示了通信行业专利博弈的常态性。中兴通讯及其剥离专利的第三方实体已与华为、三星、OPPO、vivo、小米等厂商在多个**发生过诉讼纠纷。大多数诉讼*终都以和解告终,形成"以打促和"的行业惯例。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苹果、三星、OPPO在内的全球近半数智能手机厂商已与中兴通讯达成专利许可协议。这一事实表明,中兴通讯的专利实力得到了行业认可,也增加了联想在谈判中的压力。
专业分析师预测,随着联想在英国发起诉讼,双方的协商谈判将正式终结,进入"边打边谈"的阶段。中兴通讯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可能需要进行专利反诉,甚至在其他法院要求进行专利许可费率的裁决,以对冲联想行动的风险。
这场诉讼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参考联想与InterDigital的诉讼经历了五次独立审判。但*终结果很可能还是走向和解,只是和解的条件将在诉讼过程中逐步确定。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诉讼都将对中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策略产生深远影响,促使更多企业思考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有效管理和运用知识产权资产。
个人观点:
联想选择在英国起诉中兴通讯,虽然表面上令人惊讶,但从**专利博弈的角度看是合乎逻辑的战略选择。这反映了中国企业正在从被动应对知识产权挑战,转向主动运用**规则维护自身利益。
我认为,这场诉讼的核心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如何确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许可费率。英国法院的介入实际上为双方提供了一个中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有助于打破谈判僵局。
更重要的是,这场诉讼显示了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成熟。联想和中兴通讯都选择了通过法律途径而非情绪化对抗来解决商业争端,这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化进程中的成长和对法律精神的尊重。
**数据视角:
根据业内分析,如果联想能够通过诉讼将许可费率降低到与InterDigital案类似的水平(每台设备0.175-0.225美元),相比中兴通讯*初的要价,可能为其节省数亿美元的成本。
另一方面,中兴通讯的专利许可业务在2021-2025年间预计将带来45-60亿元收入,联想作为全球第八大手机厂商,其许可费用对中兴通讯来说也是一笔可观收入。
这场诉讼的胜负将直接影响两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专利策略,也可能为其他中国企业的跨国专利博弈树立重要先例。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