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需要同时测量8个甚至更多信号,但手头的示波器只有4个通道时,那种无法完整捕获系统行为的 frustration 我很能理解。更糟糕的是,当你好不容易将两台示波器连接起来,却发现通道间存在难以解释的时间偏差,导致波形分析完全失真——这种经历足以让任何工程师头疼。示波器同步中的时序误差主要来自触发抖动、电缆传播延迟、仪器间相差和辅助输出延迟四个关键因素,通过**的延迟校正技术和同步策略,可以将多台示波器的通道间延迟控制在数十皮秒范围内,实现真正的高精度多通道测量。
要实现有效的示波器同步,首先必须理解时序误差的四个主要来源。触发抖动是首要考虑因素,这是时序误差的逐次采集变化。使用外部触发源或探头连接4、5、6系列MSO输入通道时,抖动通常小于10 ps,但若采用辅助触发输入,则会增加超过200 ps的抖动。
示波器通道间的固有相差是第二个误差源。根据4、5和6系列MSO的规格说明,使用探头时,模拟通道间的延迟通常小于100ps。这是由仪器内部电路路径的微小差异造成的。
电缆传播延迟带来的相差往往被低估但极其重要。使用外部触发器和功分器时,电缆长度的任何差异都会导致约70ps/cm的相差。如果每台示波器上使用相同的模拟探头作为触发源,相差应小于100ps。
辅助输出延迟是第四个误差源。当使用示波器的辅助输出端口作为触发输出信号时,存在1μs的固有相差。如果不加以校正,这个量级的相差对大多数应用来说都过大。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许多工程师过于关注示波器本身的性能指标,却忽视了连接线和配件带来的误差。实际上,在高速测量中,电缆质量和长度匹配往往比仪器本身的微小性能差异更重要。
***的同步方法依赖于单个触发源配合功率分配器的实现方案。这种方法通过利用功率分配器(BNC或SMA)将触发信号均匀地馈送到所有仪器,确保**同步。
电缆长度匹配是关键要求。连接功率分配器和各台仪器的电缆必须长度相同,且*好使用相位匹配电缆。这种方法能够*大限度地减少因传播延迟变化而产生的时滞,通过布线和功率分配器保持一致的传播延迟,仪器可以实现同步触发条件,**复制单个示波器的通道间时序。
功率分配器质量直接影响信号完整性。高质量的功率分配器充当平衡分压器,将50欧姆触发源连接到50欧姆电缆,然后将电缆连接到示波器的50欧姆输入端口。需要注意的是,分频器会降低应用于每个示波器的触发信号的幅度,因此在设置触发电平时必须考虑这一点。
信号幅度要求需要特别注意。对于驱动5或6系列B MSO的辅助触发输入,**的信号幅度应大于500 mV。提供幅度更大的触发信号可以改善示波器的触发系统响应和稳定性,从而得到更好的时滞结果。
在没有外部触发源或无法驱动50欧姆分频器的情况下,基于探头的同步方法提供了可行的替代方案。这种方法在每个示波器上探测相同的触发源,虽然提供了出色的时序精度,但代价是会占用每个示波器的一个通道。
探头选择至关重要。为了*大限度地减少整体时滞,建议使用有源探头,例如泰克TAP4000。该探头提供小于115皮秒的脉冲上升时间,是减少触发抖动的理想选择。此外,TAP4000探头的输入电容低至0.8皮法,但需要注意每个探头的电容都是累加的,因此电路必须处理额外的负载。
实施要点需要严格遵守。要在两个示波器之间采用基于探头的同步方法,应将示波器探头(*好是TAP4000)连接到每个示波器的通道上。使用两个探头上相同长度、相同类型的探头**探测相同的信号。被探测的触发信号必须具有相对较快的上升时间(约50-100皮秒)。
触发电平设置需要**一致。对每个示波器启用简单的边沿触发,将触发电平设置为中点。触发电平的任何差异都可能会引入额外的时滞。根据所使用的触发源,使用这种方法时,应该可以将整体时滞控制在数十皮秒范围内。
当多示波器系统不需要极小的时滞时,简化同步方法可以提供更大的设置灵活性。这种方法利用主示波器的辅助触发输出作为信号源,通过分配器将信号馈送到其他示波器。
固有延迟补偿是关键考虑。在5或6系列B MSO中,触发事件和辅助输出信号之间存在标称900纳秒的时滞。通过使用分配器和匹配的电缆,可以*大限度地减少对其余示波器的任何额外时滞。如果记录长度足够长,则可以应用水平标记设置中的触发延迟设置来纠正触发和辅助输出之间的时滞。
通道利用率优势明显。此设置的优点是,主示波器上的任何通道都可以充当触发源,从而释放其余示波器上的所有通道用于信号采集。这对于需要*大限度利用所有可用通道的应用特别有价值。
适用场景需要合理评估。这种方法适用于时序要求不太严格的应用,如机电或人机接口测量,其中零点几毫秒的相差是可以容许的。然而,对于高速电子系统的测量,就需要更高的同步性。
延迟校正过程是确保多示波器系统**同步的关键步骤。校正过程包括测量及消除不同示波器通道之间的相差,需要使用专门的信号和技术。
校正信号要求需要特别注意。需要将非触发信号的时钟信号接入到两个待校正相差的通道上。该信号应具有快速上升时间(例如50ps),以确保测量精度。使用TekScope PC可以一次连接两台示波器进行校正操作。
测量方法需要系统化。选择一个通道作为参考,叠加显示两个通道的信号。然后放大信号的前缘,使用光标来测量时间差。这个测量值就是需要补偿的延迟量。
补偿设置是*终步骤。双击通道的垂直菜单,在"Deskew"(相差校正)设置中输入测得的时间差。所有通道都必须重复以上操作,确保整个系统的同步精度。
个人观点:基于我的经验,延迟校正不是一次性的过程。随着温度变化和设备老化,延迟特性可能会发生微小变化。对于要求**的应用,定期重新校正是保证长期测量精度的关键。
对于多示波器测量系统,软件集成发挥着关键作用。TekScope PC分析软件是泰克提供的应用程序,非常适合多示波器配置。该软件的操作方式与4/5/6系列MSO用户界面相同,但在Windows电脑上远程运行。
统一控制界面简化操作。使用TekScope可以连接多台示波器,并在单个界面上显示所有波形,就和在单台示波器上运行一样。该软件还能将所有连接示波器的全部数据保存在一个文件里,大大简化了数据管理和分析流程。
设备添加与配置流程直观。连接4,5或6系列MSO示波器非常简单。单击"Add New Scope"标志可以添加新示波器,双击示波器标志并输入IP地址即可完成连接。连接后,可以灵活地显示或隐藏其他通道。
波形分析功能强大**。软件提供组合波形的显示和分析功能,帮助完成相差校正。虽然用户可以通过编写自定义软件来完成这些任务,但TekScope PC分析软件直接提供这些功能,可以更加快捷**地完成复杂的设置,让用户更专注于测试本身。
通过高保真10MHz参考时钟锁定示波器的采样器是消除时基漂移的重要技术。这样可以消除时基之间的长期漂移效应,减少了在跨度较大(>2ms)的通道间测量中的时间差精度误差。
外部时钟同步是**方法。使用高稳定性的外部时钟,并使用一个功分器来馈送每个参考时钟输入。这与用于分离触发信号的方法类似,提供了*高精度的同步基准。
级联同步方法提供替代方案。使用一台示波器的内部参考时钟,并将其馈送到下一台示波器,而该示波器的辅助输出可为串联的下一台示波器的参考输入进行馈送。这种方法适用于内部参考时基精度满足要求的情况。
设置配置需要正确完成。对于接收10MHz参考时钟的仪器,参考时钟源均应设置为外部。双击4,5,6系列MSO上的"Acquisition"标志可以找到该设置。一旦发射和接收示波器配置并同步,时基参考源应显示绿色"Locked"指示。
输出配置同样重要。在输出参考时钟的仪器上,必须进入"Utility"菜单→"Aux Out"选择参考时钟,将参考时钟设置为辅助输出。这确保了参考信号的正确分配。
基于对示波器技术发展的深入观察,我认为多示波器同步正在向更高精度和更简化的方向发展。硬件创新方面,集成式同步接口可能成为未来高端示波器的标准配置,直接提供纳米级甚至皮秒级的同步精度,无需复杂的外部组件。
软件算法的进步也将发挥关键作用。机器学习算法可能被用于自动识别和补偿系统中的时序误差,实时调整延迟参数以适应环境变化。这种自适应同步系统将大大降低设置复杂性和维护需求。
无线同步技术是另一个有趣方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低延迟化发展,未来可能出现基于无线同步的多示波器系统,彻底消除电缆带来的传播延迟差异和匹配难题。
数据表明,现代电子系统对多通道同步测量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特别是在汽车电子、5G通信和功率电子领域,对8通道甚至16通道同步测量的需求每年增长超过30%。
从技术演进角度看,同步精度的需求正在超越传统示波器的性能极限。那些能够早期掌握高精度同步技术的企业和工程师,将在复杂系统调试和性能分析中获得显著优势。
对于那些计划构建多示波器系统的团队,我的建议是:投资高质量的基础组件(如匹配电缆和功率分配器)、建立标准化校正流程、培训团队成员掌握同步原理、考虑未来扩展需求。这些前期投入将在长期测量项目中带来回报。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多示波器系统可能会集成更智能的自动诊断和优化功能。那些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先进同步技术的工程师,将在未来的电子系统开发和调试中保持竞争优势。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