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商务部在2024年12月2日宣布将140家中国半导体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时,北方华创、拓荆科技、中科飞测等设备制造商首当其冲。这场被称为“第三轮重大打击”的制裁不仅限制了20多种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对华出口,更**将高带宽存储器(HBM)等关键材料纳入管制范围,直接瞄准中国AI和高端芯片产业的发展命脉。
个人观点:我认为这次制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系统性——美国不再满足于针对个别企业,而是试图通过打击设备、材料、软件等整个供应链来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发展。但历史表明,外部压力往往成为中国技术突破的催化剂,正如华为在制裁下反而实现营收增长34%一样。
打击范围空前广泛。与之前主要针对芯片制造商不同,本轮140家实体中有超过70%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和材料供应商。包括刻蚀机厂商北方华创、薄膜沉积设备厂商拓荆科技、量检测设备厂商中科飞测,以及EDA软件龙头华大九天。这种针对上游供应链的“一体式打击”会对整条产业链产生更大范围的连锁反应。
技术管制更加精细。新规**对高带宽存储器(HBM)实施出口限制,要求内存带宽密度大于每平方毫米2GB/秒的HBM产品都需获得许可。这意味着目前主流的HBM2E和HBM3E产品几乎全部被禁,这对中国发展AI芯片构成严重障碍。
jurisdictional reach显著扩展。通过“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美国将管制范围扩展到在美国以外制造的芯片制造设备,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以色列等地的产品。只有日本和荷兰因已实施类似限制而获得豁免。
投资领域**被纳入。美国**将3家芯片投资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包括建广资本(JAC Capital)和智路资本(Wise Road Capital),试图切断中国获取半导体技术的资本渠道。
供应链审计是**步。立即全面梳理设备中使用的美国技术组件,特别是来自泛林集团、应用材料、科磊等被牵连企业的部件。建立替代供应商数据库,优先选择国内或非美国控制的供应商。
库存管理至关重要。对关键零部件建立6-12个月的安全库存,特别是那些暂时无法替代的组件。北方华创等企业之所以能表示“影响可控”,正是因为前期进行了这样的准备。
客户沟通减少恐慌。透明地向客户说明情况,分享应对计划。拓荆科技投资者关系负责人表示,他们已提前布局应对外部措施,目前销售市场主要集中于国内。
法律应对不容忽视。聘请专业**贸易律师团队,研究实体清单的具体限制范围。有些限制可能只针对特定技术而非全部产品,闻泰科技评估后认为“向客户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不会因清单受到直接限制”。
技术研发加速国产替代。增加研发投入,重点攻关卡脖子技术。华大九天表示其EDA工具软件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公司自有专利及自研所形成的技术,能够保证业务经营的独立性。2023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206亿元,同比增长显著,显示了国产替代的巨大空间。
生态共建避免单打独斗。与国内同行建立技术共享平台,减少重复研发。中国四大协会联合发声呼吁中国企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反映了行业集体应对的决心。
人才培育是长期根本。通过校企合作、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加强半导体设备领域人才培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被列入清单,表明美国也在试图遏制中国的研究能力。
创新路径选择差异化。不必一味追求追赶***先进制程,而是可以在先进封装、特色工艺、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寻找突破口。华为在折叠屏技术上的超越就是一个例子。
市场重心调整不可避免。短期内更加依赖国内市场,但要加强与“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的合作。中国对镓、锗、石墨等关键材料的出口管制反制措施,显示了我国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
资本策略需要调整。由于投资机构也被列入清单,需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等国有资本可能发挥更大作用,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34.5%,显示了政策支持的效果。
标准化工作提升话语权。积极参与和主导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标准制定,从技术追随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华为鸿蒙系统市场份额超越苹果iOS的经验值得借鉴。
根据行业数据,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已从2018年的不足10%提升到2024年的30%左右,这种进步正是在外部压力下取得的。那些早期布局供应链“去美化”的企业,如北方华创、中科飞测,在此次制裁中受到的直接影响有限。
从全球格局看,美国制裁正在加速半导体产业链的重构。预计到2028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全球的40%以上,这种规模效应将为本土企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那些能够抓住国产替代机遇的设备制造商,可能在未来5年内实现技术跨越。
对于投资者来说,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估值方法需要加入“供应链安全”和“国产替代进度”等新指标,那些在这些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可能获得估值溢价。
从历史经验看,技术封锁很少能达到预期效果。中国在原子弹、大飞机、导航卫星等领域都实现了技术突破,半导体设备领域很可能重复这一模式。美国制裁可能短期延缓中国技术进步,但长期看反而会加速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进程。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