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与台达电子合作建设什么实验室?聚焦汽车电子创新,揭秘平镇研发中心

本内容由注册用户李强上传提供 纠错/删除
1人看过

『英飞凌与台达电子合作建设什么实验室?聚焦汽车电子创新,揭秘平镇研发中心』

你是否好奇,全球半导体巨头英飞凌和电源管理***台达电子,为何要将长达25年的工业合作突然拓展至电动汽车领域?答案藏在他们*新联合设立的汽车电子创新实验室里。今天,我们就来深挖这个实验室的来龙去脉,以及它如何推动下一代电动汽车技术的突破。

实验室为何落户桃园平镇?

台达电子—英飞凌车用创新中心选择落地台湾桃园平镇,绝非偶然。这里不仅是台达电子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节点,更是东南亚汽车电子产业链的核心区域之一。地理位置优势(接近主要客户和供应链)、人才资源集中(周边有多所高校提供工程师资源),以及台达已有的工业基础,共同促成了这一决策。实验室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入运营,聚焦高压功率器件、模块设计与系统优化。

实验室专注哪些技术方向?

根据合作备忘录,实验室的核心任务涵盖三大关键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 牵引逆变器:提升功率密度,让电机驱动更**;

  • 直流转换器:优化能源分配,减少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 车载充电器:研发更紧凑、高速的充电方案。

    这些方向直指电动汽车行业的痛点——续航短、充电慢、能源效率低。通过硅基(MOSFET)和宽禁带半导体(如碳化硅)技术的结合,英飞凌与台达旨在将能效提升15%以上,同时降低成本。

强强联合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英飞凌带来的是车规级半导体芯片与封装技术,而台达贡献的是电源系统集成与制造能力。这种互补优势让他们能快速响应市场:

  • 英飞凌的OptiMOSTM系列产品可大幅减少供电网络损耗;

  • 台达的垂直供电模块设计能释放更多系统板空间,提升整体功率密度。

    双方坦言,合作目标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为了推动全球交通低碳化。正如英飞凌汽车电子事业部总裁Peter Schiefer所说:“确保能源效率是当代汽车应用的核心挑战”。

个人观点:创新实验室的行业意义

在我看来,这种“联合实验室”模式很可能成为未来科技企业合作的主流。它避免了单一公司闭门造车的局限,通过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加速技术从研发到落地的周期。尤其对电动汽车这类跨学科领域,芯片公司、电源厂商与整车厂的深度绑定,才是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

未来影响:兆瓦级供电与AI数据中心需求

实验室的成果不会止步于电动汽车。随着AI数据中心走向兆瓦级供电需求,双方的高功率密度模块技术(如垂直供电架构)可复用于超大型服务器机柜。三年内单机柜减排150吨二氧化碳的潜力,让这项合作有了更广阔的环保和商业价值。

如果你正在关注电动汽车或能源技术,这个实验室的进展值得紧盯——它可能定义下一代电动驱动的标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