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积电正式通知一大批中国大陆IC设计公司,自2025年1月31日起暂停发货16/14纳米及以下制程产品时,许多企业瞬间陷入了供应链断裂的危机。这一突发情况源于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新出口管制规定,要求相关芯片必须在BIS白名单中的“approved OSAT”进行封装。虽然短期来看,大陆IC设计公司的生产计划被打乱,交货延迟,面临客户流失和市场竞争劣势的风险,但这也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台积电此次断供行动,是其积极配合美国BIS对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实施制裁的具体体现。2025年1月,美国BIS修订了《出口管制条例》(EAR),列出了33家“经批准”的IC设计公司和24家OSAT(封装测试)供应商名单,其中包括苹果、英伟达、台积电、三星、日月光等,但没有中国大陆封测企业。新规要求,不在白名单中的IC设计企业,其16/14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封装必须交由“approved OSAT”完成,或者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许可。此举旨在全方位限制中国先进制程芯片的发展,堵死大陆IC企业通过“白手套”方式获取先进芯片技术的路径,并使大陆先进制程芯片的生产和封装环节更加透明,便于美国监控。
断供通知对许多中国大陆的IC设计公司造成了立竿见影的冲击。受影响的企业不得不将规定内的芯片转至美国批准的封测厂进行封装。对于那些事先已有 approved OSAT 账号的公司,影响相对较小;而没有合作账号的公司,则面临交货时间严重延迟的困境。此外,一些大陆IC设计公司还被要求将部分敏感订单的流片、生产、封装和测试全部外包,且在整个生产流程中不能进行任何干预,这严重限制了企业的自主性和发展空间。短期来看,相关公司的生产计划被打乱,新产品上市时间可能推迟,不仅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会处于劣势。企业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去寻找新的封装解决方案,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这对企业的资金流和运营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危机中也孕育着机遇。从长远视角分析,此次断供事件将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发展的强力催化剂。
1.大陆晶圆代工厂迎来发展机遇:当外部供应链受阻,国内企业必然会将目光投向本土。中芯**(SMIC) 作为大陆本土晶圆厂的**企业,已具备量产14nm工艺芯片的能力,并有望在更先进的工艺上突破。原本流向台积电的部分订单可能流入中芯**等本土代工厂。
2.国产封装测试企业获得机会:断供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大陆IC设计企业将彻底转向本土供应链。这将促使本土封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加快实现国产替代。
3.芯片设计公司加强自主研发:企业为了减少对国外先进制程和封装的依赖,将更加注重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培养本土人才,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芯片设计公司会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更先进的芯片设计技术。
4.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企业受益: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对自主供应链的需求增加,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推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朝着自主可控的方向发展。目前中国大陆科技自立的瓶颈归根结底在设备环节,此次断供有望加快硬科技自主可控,光刻机、芯片IP、芯片EDA环节有望受益。
当然,挑战也同样存在。按照摩尔定律,制程节点每提升一代,芯片性能便能提升约40%。受到影响的企业,其AI/HPC芯片或难以与市面上采用更先进制程芯片的产品抗衡,大陆半导体技术链可能出现断层风险。
面对断供,大陆IC设计公司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应对:
供应链多元化与备份:积极寻求与本土晶圆代工厂和封测厂的合作,逐步将供应链向国内转移,降低对单一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同时,也可以评估与其他地区(如韩国、日本、东南亚)的半导体企业加强合作的可能性。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更多资源用于芯片设计和工艺技术的研发,通过架构创新、 Chiplet(芯粒)等先进封装技术,在现有制程水平上提升产品性能和竞争力,减少对*先进制程的**依赖。
积极申请与合规应对:对于确实需要采用先进制程的产品,深入研究BIS规定,积极准备材料向美国商务部进行申请,以期获得许可。同时,确保所有业务流程符合**规则,避免授人以柄。
政策协同与生态共建:积极利用**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支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共建创新生态,协同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个人观点
在我看来,台积电此次断供虽然短期内会给中国大陆的IC设计产业带来阵痛,但它更像一剂“苦药”,迫使中国半导体产业直面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问题。过去或许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和路径依赖,如今外部环境的倒逼将加速整个产业链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然而,自主创新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技术积累和人才培育。我们需要尊重技术发展和产业进步的客观规律,避免急功近利,要沉下心来打好基础,特别是在半导体设备、材料和EDA等“硬骨头”领域。同时,也要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发展机会。
**数据视角
根据BIS公布的*新清单,获得批准的IC设计公司有33家,均为知名的西方半导体企业。获得批准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OSAT)有24家,包括日月光、格芯、Intel、IBM、力成科技、三星、台积电、联电等,但无大陆封测企业。
中芯**在核心关键设备受限情况下,通过DUV多重曝光实现N+2工艺节点的技术能力全球**,这表明其在晶圆制造领域已具备相当实力。
有统计显示,受影响的AI芯片公司及产品包括阿里的倚天710(5nm)、百度的昆仑芯2代(7nm)、寒武纪、壁仞科技、摩尔线程(7nm)、天数智芯、燧原科技、地平线征程6(7nm)、小鹏智驾芯片(6nm)、蔚来智驾芯片(6nm)等。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