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推出全新 PSoC Edge产品系列,扩展微控制器产品组合,为边缘应用带来高性能、高能效的机器学习技术

本内容由注册用户李强上传提供 纠错/删除
15人看过

你是否曾在开发边缘AI设备时,为功耗与性能难以兼得而头疼?过高功耗导致设备续航缩水,降低性能又影响用户体验,这种两难困境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尤为常见。英飞凌推出的全新PSoC Edge产品系列,正是为了打破这一僵局,通过专为机器学习优化的微控制器,为边缘应用带来高性能与高能效的完美平衡。

为什么PSoC Edge能实现高性能与低功耗的平衡?

其核心在于创新的异构计算架构。PSoC Edge系列微控制器搭载了高性能的Arm(R) Cortex(R)-M55内核和支持HeliumTM DSP指令集的处理单元,并可选配Arm(R) EthosTM-U55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进行硬件加速。同时,它还包含一个Arm(R) Cortex(R)-M33内核和英飞凌自家的超低功耗NNLite神经网络加速器。

这种设计允许开发者为不同的任务分配合适的计算资源:Ethos-U55负责处理复杂的机器学习推理任务,其性能相比传统的Cortex-M系统提升了高达480倍;而NNLite加速器则专注于处理持续的、低功耗的“始终在线”(always-on)传感任务,如语音唤醒或振动检测,其功耗极低。这种分工明确的架构使得PSoC Edge能够在MCU的功耗水平上,实现接近MPU的性能。

如何配置PSoC Edge的低功耗模式?

合理配置低功耗模式是充分发挥PSoC Edge能效优势的关键。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1. 1.理解功耗模式:PSoC Edge提供了动态可调的功耗与性能模式。你需要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在高性能模式(调用Ethos-U55)、中等性能模式(使用Cortex-M55和Helium技术)和超低功耗模式(使用Cortex-M33和NNLite加速器)之间进行选择和切换。

  2. 2.利用“Always-On”电源域:PSoC Edge芯片内部设计了一个“始终在线”的电源域。这个区域包含了许多低功耗外设,如超低功耗可编程模拟子系统、部分串口等,它们可以在系统主CPU进入休眠或待机模式时继续工作。确保将你的常驻传感任务(比如麦克风监听用于语音唤醒)配置在这个域中运行。

  3. 3.使用ModusToolboxTM进行配置:英飞凌的ModusToolboxTM软件开发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来管理功耗。你可以在代码中使用其电源管理库(Power Management Library)来定义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功耗策略,例如设置空闲超时后自动进入睡眠状态,或配置外设在不使用时自动下电。

  4. 4.监测与优化:利用开发套件(如带有Arduino接口的评估板)的功耗测量功能,实时监测不同操作和模式下的实际电流消耗。根据监测数据,反复调整你的配置和代码,以达到**的能效比。

PSoC Edge在哪些场景下能发挥*大优势?

PSoC Edge系列因其平衡的性能和功耗,特别适合以下对能效和智能处理有较高要求的边缘应用场景:

  • 智能家居与安防系统:例如,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智能摄像头的移动侦测和事件过滤(仅上传有价值视频片段),以及空调的语音唤醒控制。E83和E84型号提供的增强型HMI功能(如视觉位置检测和人脸/物体识别)非常适合这些应用。

  • 高端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和健康监测手环,需要进行持续的心率、血氧或睡眠质量监测(利用NNLite低功耗运行),同时偶尔运行更复杂的算法进行异常检测或运动模式识别(调用Ethos-U55)。

  • 工业物联网(IIoT)与机器人:用于预测性维护,通过机器学习在设备本地分析传感器(如振动、声音)数据,实时判断电机或轴承的健康状态,避免突发性停机。同时,其强大的HMI能力也适用于工业触摸屏面板。

  • 消费电子:如电视的远场语音控制和手势识别,或者扫地机器人的智能避障和路径规划。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其应用定位,以下是PSoC Edge三个初始系列的简要对比:

特性/型号PSoCTM Edge E81PSoCTM Edge E83PSoCTM Edge E84
核心ML加速器Arm(R) HeliumTM DSP + 英飞凌NNLiteArm(R) EthosTM-U55 NPU + NNLiteArm(R) EthosTM-U55 NPU + NNLite
ML性能特点平衡能效与性能高性能ML,比Cortex-M提升480倍高性能ML,比Cortex-M提升480倍
高级HMI功能基础语音/音频感应增强型HMI(视觉检测、人脸识别)增强型HMI + 低功耗图形显示(*高1028x768)
典型应用场景需常时感知的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复杂的机器视觉、语音交互设备带显示的交互终端(如智能面板、控制台)

开发者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什么?

尽管PSoC Edge功能强大,但要*大化其价值,开发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善用开发工具链:英飞凌为其提供了强大的软件支持。ModusToolboxTM 是核心的开发平台,而集成其中的 Imagimob Studio 尤为重要,它提供了端到端的机器学习开发能力,从数据采集、处理、模型训练到*终部署在MCU上。利用好这些工具可以极大降低开发门槛,缩短上市时间。

  • 安全特性不容忽视:PSoC Edge集成了英飞凌的Edge Protect技术,提供不同等级的安全保障(从PSA Level 1到Level 3+)。在项目规划初期,就应根据产品类型(如是否处理敏感生物识别信息)确定所需的安全等级,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型号(例如E84支持更高的安全等级EPC4)。

  • 功耗优化是持续过程:低功耗不仅仅依赖于硬件,软件设计和算法优化同样关键。例如,优化机器学习模型使其更轻量,合理规划任务调度避免CPU频繁唤醒,都能进一步延长电池寿命。

个人观点:PSoC Edge的意义远超单品发布

在我看来,英飞凌PSoC Edge系列的推出,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增加了一款高性能MCU产品。它更标志着边缘AI开发正在从“硬拼凑”走向“软硬一体化的系统级解决方案”

它通过异构计算架构精准匹配了边缘AI多样化的计算需求,通过完整的工具链(ModusToolbox + Imagimob) 解决了边缘AI模型部署的痛点,通过内置的安全特性扫除了物联网设备大规模部署的后顾之忧。这种“硬件+软件+安全”的系统级思维,极大地降低了开发者将创新AI想法落地为实用产品的门槛和周期。

随着边缘AI设备数量预计从2023年的10亿台增长到2028年的约41亿台(复合年增长率达32%),像PSoC Edge这样能同时提供强大算力、**能效和开发便利的平台,将成为推动这一趋势加速发展的关键力量。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