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那一抹翠绿的青团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但你知道这象征春天的绿色外衣,究竟是用什么草做的吗?其实,除了常见的艾草,还有一种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的“清明菜”——鼠曲草,正悄悄成为现代人追求传统美味的新选择。今天,就带你全面了解这种藏节气里的“绿药仙”,并手把手教你做出健康又地道的鼠曲草青团!
鼠曲草,这个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其实是青团制作中仅次于艾草的常用植物。这种菊科草本植物又名佛耳草、田艾,因其全株覆盖白色绒毛,叶片形似鼠耳而得名。它清明前后开花,金黄色的花序田间格外醒目。
古人早已认识到它的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鼠曲草“主治咳嗽痰多”,《日华子本草》称其能“调中益气,止泄除痰”。中医认为它味微甘、性平,归肺经,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功效。
鼠曲草不仅赋予青团独特的色香味,更带来多重健康益处:
天然色泽与香气:鼠曲草制作的青团表面呈黄绿色,带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口感软糯。
健康价值:富含黄酮类物质(天然消炎成分)和膳食纤维,堪称“肠道清道夫”。
文化内涵:鼠曲草的食用史比艾草还要早,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就有用鼠曲草捣汁做饼(称为“龙舌饼”)的记载。
你想去野外采摘,这几个特征帮你认准鼠曲草:
白色绒毛:全株被白色绒毛,像穿了一件“小毛衣”。
叶片形状:叶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形似鼠耳。
花朵:开花时呈现黄色或淡黄色的花和金黄色的密集苞片。
安全提示:采摘需认准环境无污染的区域,不确定时拍照请教专业人士。
准备材料:
新鲜鼠曲草200克
糯米粉300克
白糖适量(或木糖醇)
豆沙或其他馅料
制作步骤:
1、采摘处理:晨露未干时采摘嫩茎叶。洗净后焯水(加少许小苏打保持翠绿),捞出*细或榨汁。
2、和面:将鼠曲草汁与糯米粉混合揉匀,达到“三光”标准:手光、盆光、面光。
3、包制:取小粉团压扁,包入馅料收口搓圆。
4、蒸制:垫叶上笼,大火蒸10-15分钟至熟。
创意吃法:
包入豆沙馅做成传统甜青团
切片煎至金黄作茶点
与茉莉花茶同享,清香加倍
鼠曲草青团不仅美味,更融合了节气养生智慧。清明时节湿气重,人体易受外邪侵袭,而鼠曲草正有祛风湿之效。其特殊香气成分还能疏肝解郁,非常适合春季调养。
但食用时也需注意:
加热食用:务必将青团加热杀菌后再食用,以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适量为宜:青团质地黏腻,消化能力较弱的人要避免冷食且不要一次吃太多。
搭配食用:*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汤羹或茶,有助于消化和解腻。
除了鼠曲草,这些植物也常为青团“添彩”:
1、艾草:*常用的青团原料,有独特的野草清香。
2、苜蓿(草头):味道清香,但颜色较淡,呈淡绿色。
3、泥胡菜:上海一些地方被称为“麻花郎”,用之制作的青团称为“麻花郎圆子”。
4、浆麦草:汁液制作的青团颜色青翠欲滴。
5、苎麻叶:客家人常用,制作时常加石灰水去除酸涩味。
每种植物都赋予青团独特的风味和地域特色,探索不同材料的青团也是品尝春天的一种方式。
**见解:现代人重新青睐鼠曲草传统食材,折射出对自然养生和传统文化回归的深层渴望。这株平凡小草连接着古今智慧,让我们品尝春天之余,更能体会到顺应天时的生活哲学。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