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3如何理解抽象指令?家务自动化新突破

本内容由注册用户李强上传提供 纠错/删除
2人看过

你是否曾希望家里的机器人不仅能听懂“收拾桌子”这种简单命令,还能理解“先把左边那个红色的杯子洗了”这类充满细节的指令?字节跳动Seed团队发布的GR-3通用机器人模型,正是针对这一痛点而来的突破性技术。

什么是抽象指令理解?

抽象指令理解指的是机器人能解读包含复杂关系、隐含条件或模糊描述的指令。例如“把*重的箱子搬到门口”,需要机器人结合视觉识别、重量判断和空间规划能力。传统机器人通常只能处理固定格式命令,而GR-3通过多模态融合架构(视觉-语言-动作一体化)实现了对人类自然语言的深度解析。

GR-3的三大技术支撑

  1. 1.多模态模型结构

    GR-3采用Mixture-of-Transformers(MoT)架构,将视觉、语言与动作生成整合为40亿参数的端到端模型。当摄像头捕捉到场景图像时,模型能实时关联语言指令中的抽象词汇(如“左边”“*大”),并生成对应动作流程。

  2. 2.三合一数据训练法

    • 遥操作数据:提供基础动作库(如抓取、放置);

    • 人类VR轨迹数据:通过VR设备采集人类动作(效率达450条/小时),低成本学习精细操作;

    • 公开图文数据:从海量网络数据中学习物体关联性与抽象概念。

      这种混合数据策略让GR-3仅需10条新物体操作数据即可将***从60%提升至80%以上。

  3. 3.动态指令跟随机制

    通过RMSNorm技术增强模型对指令变化的实时响应能力。例如当用户说“不对,先收拾杯子而不是盘子”时,GR-3能快速调整动作序列而不需重新初始化任务。

实际应用:从家庭到工业场景

在测试中,GR-3展现了远超传统模型的泛化能力:

  • 家庭场景:面对“收拾餐桌”指令,自动分解为“打包剩菜→收纳餐具→倒垃圾”的连贯步骤,平均完成度超95%;

  • 柔性物体操作:即使训练数据中仅有长袖衣物,GR-3对短袖衣物的挂取任务***仍达86.7%;

  • 工业场景:在超市货架整理任务中,准确理解“将过期食品优先下架”等复杂指令。

未来展望:从执行到自主决策

字节团队计划引入强化学习(RL),让机器人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试错学习应对突发情况(如物体滑落时的快速抓取调整)。这将进一步减少对人类示范数据的依赖,向真正的通用机器人“大脑”迈进。

**见解:GR-3的核心创新并非单纯参数规模扩大,而是通过数据多样性与模型架构的协同设计,将抽象语言转化为动作的“翻译效率”提升了数倍。这或许意味着,未来机器人不再需要海量定制化数据,只需像人类一样“见多识广”即可快速适应新环境。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