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在为嵌入式设备上的数字信号处理(DSP)任务运行缓慢而烦恼?或者在为如何让小型物联网设备更好地运行机器学习模型而头疼?Arm新推出的Cortex-M52处理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来了DSP性能的显著提升,声称相比前代产品提升可达2.7倍。这对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Arm官方数据显示,Cortex-M52在数字信号处理(DSP)性能上,与前几代基于Armv8.1-M架构的Cortex-M系列产品相比,提升了多达2.7倍。与此同时,其机器学习(ML)性能的提升甚至更加显著,达到了5.6倍。这样的性能跃升,使得一些原本需要额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神经处理单元(NPU)的应用,现在有可能在单个Cortex-M52内核上**运行。
Cortex-M52的DSP和ML性能大幅提升,主要归功于其采用了Arm Helium技术(也称为M-Profile Vector Extension,MVE)。
Helium是一种矢量扩展方案,它允许处理器对多个数据元素同时执行单一指令(SIMD,单指令多数据)。这意味着在处理音频、传感器数据、图像等大量重复性数据运算时,Helium能够显著提高吞吐量和效率。
得益于Helium技术,Cortex-M52能够为小型低功耗嵌入式设备的DSP和ML应用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无需专用的NPU即可在端点部署更多计算密集型的ML推理算法。这不仅提升了性能,还简化了系统设计。
Cortex-M52在DSP和ML性能上的巨大提升,直接惠及多种应用场景:
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处理传感器数据流(如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音频预处理或实时语音识别时,更高的DSP性能意味着更低的延迟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更复杂的算法:开发者现在可以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部署更复杂、更**的DSP和ML算法,从而提升终端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降低系统复杂度与成本:Cortex-M52无需独立处理单元即可提供DSP能力,有助于节省芯片的面积与成本。这意味着可能不再需要额外的DSP芯片,使得PCB设计更简单,系统总体成本更低。
提升能效:在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Cortex-M52依然保持了低功耗的特性,这对于电池供电的物联网设备至关重要。
Arm为Cortex-M52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软件套件和统一的开发工具链。
开发者可以告别过去需要为CPU、DSP和NPU分别使用不同工具链的繁琐流程,转而采用用于嵌入式代码、DSP和AI/ML编程的单一开发工具链。这极大地简化了开发流程,降低了开发门槛,并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
此外,Cortex-M52与Cortex-M55、Cortex-M85在软件上完全兼容。开发者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Helium软件资源、CMSIS开发环境、软件函数库和知识库。Cortex-M52也包含于Arm虚拟硬件(Arm Virtual Hardware),开发者能在取得实体芯片之前就进行软件开发,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Cortex-M52增强的DSP性能,结合其ML能力,使其非常适合一系列应用:
预测性维护:通过分析机器振动传感器的时序数据(DSP任务),实时识别异常模式(ML任务),预测潜在故障。
工业控制与电机控制:处理高精度的电机电流、位置传感器数据,实现更精准、**的闭环控制。
传感器融合:同时处理来自多个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的数据,并进行滤波、校准和融合,以提供更稳定、准确的环境感知。
语音前端处理:进行噪声抑制、回声消除、波束成形等DSP处理,提升语音识别的准确率。
智能穿戴设备:处理生物传感器信号(如心率、血氧),实现健康监测和异常检测。
除了性能,Cortex-M52也注重安全。它实现了Armv8.1-M架构*新的安全扩展,包括指针验证和分支目标识别(PACBTI) 以及 Arm TrustZone技术。这些技术有助于缓解软件威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Cortex-M52还有助于加速实现PSA Certified Level 2认证芯片,支持下一代更具安全性的物联网设备。
在可扩展性方面,Cortex-M52提供了从Cortex-M33和Cortex-M4的简化迁移路径,并且能为一系列性能点和配置提供可扩展的灵活性,方便开发者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Cortex-M52的出现,体现了Arm在嵌入式AI领域的一种思路:不单纯追求**的性能峰值,而是致力于在性能、功耗、成本和开发难度之间取得**平衡,让AI和复杂的DSP处理能力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渗透到更多成本敏感、功耗受限的小型设备中。
其2.7倍的DSP性能提升,结合5.6倍的ML性能提升,确实为终端设备带来了更强大的处理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它通过Helium技术集成、统一的开发工具链以及对安全性的重视,显著降低了开发者的技术门槛和开发周期,使得创新想法能够更快地转化为现实产品。
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将更多精力专注于算法优化和应用创新,而不是耗费在复杂的底层硬件集成和软件工具链适配工作上。这种“赋能”的价值,有时甚至比单纯的性能数字更为重要。
当然,Cortex-M52并非要取代所有其他方案。在需要**AI算力的场景,专用的NPU或许仍是更好的选择。但对于广大的、需要兼顾性能、功耗、成本和尺寸的嵌入式智能应用而言,Cortex-M52无疑是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新选择。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催生出一个足够繁荣和创新的应用生态。
据Arm所述,其合作伙伴预计在2024年推出基于Cortex-M52的相关产品。届时,我们将能更清楚地看到这款处理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