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时看到里面毛茸茸的东西,心里直打鼓? 这到底能不能吃?别担心,这篇指南将为你彻底解析螃蟹内部的“毛茸茸”究竟是什么,并提供详细的识别方法和安全食用建议,让你放心享受美味!
螃蟹里面那些毛茸茸的东西,通常是螃蟹的腮部(蟹鳃)。蟹腮是螃蟹的呼吸器官,位于蟹壳内侧的两侧,看起来像两排灰色或白色的、柔软絮状或羽状的结构。
蟹腮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蟹腮主要用于在水中过滤氧气进行呼吸。正因为它的过滤特性,蟹腮也容易积聚水中的杂质、细菌、污染物,甚至可能含有寄生虫。因此,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蟹腮是不建议食用的。
蟹腮不建议食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积聚杂质和细菌:作为过滤器官,蟹腮会残留水中的泥沙、细菌、微生物及其他污染物。
可能含有寄生虫:在某些情况下,蟹腮里可能藏有寄生虫。
影响口感和健康:食用蟹腮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且其口感并不好。
蟹腮特性与食用风险一览表
特征 | 描述 | 食用建议 |
---|---|---|
外观 | 两排灰色/白色、柔软絮状或羽状物 | 不宜食用 |
位置 | 蟹壳内侧,身体两侧 | 不宜食用 |
功能 | 呼吸、过滤水中氧气 | 不宜食用(易积聚杂质) |
安全性 | 可能含细菌、污染物、寄生虫 | 不建议食用 |
学会了识别和去除蟹腮,就能更安心地享用螃蟹了。
1.找到位置:打开蟹壳(头胸甲)后,注意观察蟹身两侧,那两排看起来有点像是眉毛或小扇子、软绵绵的组织就是蟹腮。
2.动手去除:用手或筷子小心地将两排腮部完全摘除即可。这个过程其实很简单。
3.再次检查:确保所有腮状物都已清理干净。
除了蟹腮,螃蟹还有其他几个部位通常也建议去除:
蟹胃:俗称“蟹和尚”,是位于蟹壳前缘中央的一个三角形骨质小包,里面常有螃蟹的食物残渣和泥沙。
蟹肠:是一条从蟹胃通到蟹脐(腹部)的黑色细线,里面是螃蟹的排泄物。
蟹心:俗称“蟹六角板”,是位于蟹身中央的一个六角形白色片状物,中医认为其性极寒。
简单记忆口诀:“腮毛肺滤毒,胃藏食渣污,肠黑是排泄,寒心居中驻”。吃前记得把这些部位都处理掉哦!
处理好内脏之后,记住以下几点,让你吃得更安全、更健康:
彻底煮熟:螃蟹一定要彻底蒸熟或煮透,高温能有效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寄生虫。
搭配姜醋:螃蟹性寒,蘸食姜末醋汁不仅可以祛寒,还能增鲜、杀菌。
现做现吃:螃蟹尽量趁新鲜烹饪食用,避免食用死蟹、隔夜剩蟹。
适量为宜:螃蟹虽然美味,但一次也不要吃得太多,尤其是脾胃虚寒的朋友。
关于螃蟹的“毛”,其实还有一点有趣的知识:
我们有时还会看到螃蟹钳子上有黑色的绒毛。那是中华绒螯蟹(如大闸蟹)的特征之一,雄蟹的螯足绒毛尤其发达。这些绒毛主要用于感知水流和外界环境。钳子上的毛本身不是食用部分,而且容易藏污纳垢,所以在清洗螃蟹时,*好用刷子把这些绒毛也刷洗干净。
螃蟹里面毛茸茸的是什么?它主要是螃蟹的呼吸器官——蟹腮。由于其过滤功能容易积聚水中的杂质、细菌甚至寄生虫,强烈建议在食用前将其去除。同时,蟹胃、蟹肠、蟹心等部位也建议一并清理。记住彻底煮熟、搭配姜醋、现做现吃的原则,就能安心享受螃蟹的鲜美啦!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爱美糖”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